• 介绍 首页

    全民秘境时代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117章 初战(上)
      此次跟随李子木而来的军卒足有七万五千人,包含了两万名白虎护卫,五千名神农弓手以及七百名九黎兵。
      除此之外,还有华雄所率领的征南军、南越军。
      至于关胜,此时仍旧领着一万五千名白虎护卫防御培城县。
      从一定程度上来说,关胜的压力是最大的,如今在培城,可是驻扎了整整十五万军卒,领军的,正是英王陈玉成!
      ——
      眼睛盯着不远处绵延不绝的人潮,李子木只觉得一股热气涌上心头。
      “擂鼓!”
      “喝!”
      一听到鼓声,身处在最前方的华雄等人顿时面露兴奋之色,身为武将,哪里有战场杀敌更令人痛快的了。
      战鼓共擂九声,先抑后扬,等到华雄领着征南军和南越军冲出战阵之时,鼓点瞬间骤起。
      数十名壮汉挥舞着鼓棒,奋力地击打着,似有将其打破的架势。
      “杀!”
      一声爆喝!
      南越军一马当先,径直往前方冲去。
      而跑在最前面的,正是那些装备了寒铁套装的军卒。
      ——
      “找死!”
      辅王杨辅清看着仿若飞蛾扑火一般冲来的九黎军,面露一丝不屑。
      仅仅一万余人,就打算冲阵,当真是愚蠢至极。
      作为李秀成的副将,他本身的等级也不低,为二等王,甚至要比石达开的三等王还要高出一阶。
      但王位有先后,翼王是最早册封的五王之一,地位崇高,手底下光是心腹便有五万余人,绝非他能比的,算是实权派之一。
      如今在平武县里,共有两套班底,排在前面的正是五王。
      而其后册封的王爵则以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为主,为一等王。
      这七位王爷掌握了绝大多数的军权,只是东王杨秀清已被削权,翼王也隐隐有被架空的趋势。
      余下的萧朝贵、冯云山和韦昌辉又多在中枢,很少领兵打仗。
      在这种情况底下,反而是让陈玉成和李秀成凸显出来。
      此时“圣眷”正浓,能在这种人物的手底下做事,自然是刷资历的绝好机会。
      要知道,如今和他抱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很多,比如靖王李开芳、求王林凤祥等等。
      这一次九黎城大军来袭,正好给了他机会。
      ——
      快速收拢着手底下的人马,杨辅清也不觉有诈,当即率领五万军卒迎了上去。
      这五万人多是老兵,经历过生死的考验,此时刚一进入战场,便表现出来了绝强的战斗力。
      只见他们结着方阵,大多以数十人为一队,手里拿着长枪,快速地捅了过去。
      “噗噗噗!”
      伴随着一阵阵金属入肉的声音响起,大批的南越军直接被刺倒在地。
      更令华雄心忧的,还是对方身上所闪过的一丝丝气运。
      这可是整整五万人,气运相连之下,就算是他自己,也感到极为难受。
      体力消耗比平时快了一倍有余,攻击能力也要下降许多。
      ——
      “果然不同凡响。”
      另一边,李子木凝神去看,却发现原本无往不利的南越军,仿佛遇到了一块巨型铁板。
      不论他们如何嗜血、疯狂,都无法更近一步,别说冲散对方的阵型了,能不能存活下来,都是一个大问题。
      不过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,随着后方的赤鬼军和恶鬼军加入了战场,形势顿时逆转。
      这两个军种不仅人数多,足有三万五千人,而且全部身批寒铁甲。
      战斗力比之前的南越军提高了不止一筹。
      在一番如同疯魔一般的冲锋中,对方的阵型终于出现了一丝缝隙。
      感受到周围的压力为之一松,华雄手拿着两米长刀,看到敌军就是一顿横扫。
      很多人还没来得及呼喊,便被劈成了两半。
      大量的鲜血喷涌而出,而这血腥的一幕也激起了对方的怒气。
      不同于普通的军卒,这些受到气运滋养的士兵极为坚韧。
      在看到大量惨死的袍泽之后,他们不仅没有畏惧,反而更加勇武。
      一个个小队自发集结起来,随后更是如潮水一般冲向了华雄。
      不仅如此,原本坐镇中营的李开芳也领着大批军卒从后面赶来,大有将其一股脑歼灭的架势。
      ——
      此时看着陷入困境的征南军,李子木也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。
      征南军是他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军队,每损失一个都让他极为心痛。
      但如今还不是大举进攻的时候,如今的李开芳、杨辅清两人还没有激发出大招,更别说后面还有林凤祥、秦日纲和胡以洸仍旧在隐藏着。
      这三人也是他心中的一根刺,只要不显露出身影来,李子木就不敢冒着生命危险去冲锋。
      这可是整整五次的气运相连,如果全部招呼在白虎护卫身上,这仗必败无疑。
      若是自己一方败了,关胜也绝没有幸存的道理。